清明四天連假即將到來,不少民眾已經安排祭祖掃墓及春遊踏青的行程。於四月份氣溫逐漸回升之際,除了可以喝一杯「生活草本-五行漢方茶」,讓您生津解渴,溫潤甘醇。提醒您在祭祖供品與外出飲食時,仍有些「食安小細節」不可不知。
一、祭祀食品慎保存,避免日曬或高溫
在室外祭拜時,應注意葷或素三牲等供品的衛生安全,除了容易孳生蒼蠅、蚊蟲等病媒,與受到灰塵的污染外,若在室溫或戶外長時間曝曬,也容易讓微生物孳長導致腐敗變質或引起食物中毒。
因此供品應有適當鍋蓋或保鮮膜覆蓋,祭拜後可攜帶保冰冰箱冷藏保存,與食用前需充分復熱並儘速食用完畢,若有顏色改變或酸臭味,則應避免食用。因此建議可改用有包裝的食品如罐頭,或有外皮保護的水果作為供品。
二、路邊的野食不要採,食品中毒案例多
近年來常有民眾於野外踏青時採摘不明植物或菇類,或海邊釣上不明的魚種,食用後導致天然毒食品中毒的案例。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仍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,千萬別以為享受了山產或海味的佳餚,而忽略其風險,造成天然性中毒,以及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。
三、洗淨雙手,良好衛生習慣要保持
目前仍處於疫情發生之際,清明連假,除了先人祭拜外,親朋好友間聚會,仍要「樂活防疫」,隨時在外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,也要遵守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:
1. 飯前、如廁後及處理食品前後,都要澈底洗淨雙手
2. 注意食材要新鮮
3. 生熟食的器具要分開,避免交叉污染
4. 餐點要澈底加熱
5. 注意保存溫度
平時隨手一杯無糖本味無咖啡因「生活草本-五行漢方茶」,連假時多留意三個食安小細節,才能讓我們的清明連假過得安心又安全。
相關資料出處:
3.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